紅薯,源于美洲,16世紀(jì)傳于南洋,中國福建一帶廣泛種植,清乾隆年間已經(jīng)傳播至長江、黃河流域、臺灣地區(qū)。
生于文革,那時家家戶戶缺衣少糧,紅薯是充饑的最好食品,那種甘甜,烤紅薯的香味,如同基因芯片,植入腦海,永久難忘。
改革開放后,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,餐桌食品、零食已經(jīng)到了過剩的階段。但是更加流連忘返的卻是紅薯,甘甜、糯香以及常年泛出的胃酸,都成為經(jīng)典的記憶。
家里餐桌,比較典型地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價值觀。久病的父親經(jīng)歷過戰(zhàn)爭、逃難、災(zāi)荒、嚴(yán)重饑餓,總擔(dān)心去日無多,每餐葷腥滿桌,魚蝦肉吃膩,又引起了諸多消化不良。母親在長久照料父親的過程中,很多辛苦難以排遣,偶爾閱讀經(jīng)書,開辟了另外一條人生道路,晚年時幾乎誦遍所有佛經(jīng),悟出了人生最淳樸的道理,返璞歸真。她的餐桌只有清茶淡飯,甘甜自知。
昨天,母親告訴我春天種植的紅薯霜降以后已經(jīng)十分甘甜。母親不停地挑選外觀好看的紅薯,我看到剩下的都是被蟲咬破的紅薯,母親說,在外辛苦,這些吃起來比較方便。和父親告別時,父親說:只有一句話,照顧好自己身體。母親知道我不能提東西,她送到車上,然后戀戀不舍,我說,回去吧。
她說,嗯,大家各自保重。
言語間,頗有大俠的豁達(dá)。(王軍純)
|